基本情况
姓 名:张春来
性 别: 男
职 称: 助理研究员
学 历:在职博士
Email: chlzhang@karst.ac.cn
地 址: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七星路50号
邮 编: 541004
工作简历:
l 2014/01——至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助理研究员
l 2010/07——2013/1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实习员
教育简历:
l 2007/09——2010/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专业,硕士
l 2003/09——2007/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专业,本科 学士
研究方向:
1. 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
2. 岩溶生态系统钙循环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研究;
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 项目名称:马山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执行年限:2016/01——2017/12; 角色:负责人
2.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 项目名称:长江、珠江、黄河岩溶流域碳循环综合环境地质调查;执行年限:2016/01——2018/12; 角色:第二负责人
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名称:广西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根际土1.4nm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执行年限:2015/08——2018/08; 角色:负责人
4.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项目名称:广西岩溶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研究;执行年限:2014/01——2016/12; 角色:第二负责人
2.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 项目名称:岩溶地区固碳增汇试验;执行年限:2013/01——2015/12; 角色:第二负责人
代表论著(*通讯作者):
1. Jianhua Cao, Bill Hu, Chris Groves, Fen Huang, Hui Yang, Chunlai Zhang, 2016, Karst dynamic system and the carbon cycle.Zeitschrift für Geomorphologie, 60(2): 35-55.
2. Huang Fen, Zhang Chunlai, XieYincai, Li Liang, Cao Jianhua*, 2015, Inorganic carbon flux and its source in the karst catchment of Maocun, Guil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4(2):1079-1089.
3. 杨慧,张春来,黄芬,谢银财,曹建华*. 2015,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评价两种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稳定性特征(英文)[J].南方农业学报, 46(6):971-977.
4. 张春来,黄芬,杨慧,王培,曹建华*,2013,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特征与碳汇效应,地球与环境, 41(4):378-387。
5. 张春来*,曹建华,刘晓华,卢茜,2013,河水化学离子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探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2):123-132。
6. 张春来,刘勇胜*,高 山,Zoltan ZAJACZ,胡兆初,高长贵,2011,四合屯玄武岩斑晶中单个熔体包裹体元素组成及其对岩浆演化的指示,地球化学, 40(2):109-125。
7. 李光超,杨慧,张春来,曹建华,梁毅,王培,2012,典型岩溶区板栗树下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关系研究,中国水土保持,(08):49-52。
8. 李光超,张春来,杨慧,李亮,曹建华,王培,梁毅,2012,典型岩溶区旱季板栗树下岩溶溶蚀速率的研究,地球与环境, 40(4):512-516。
9. 王华,张春来,杨会,曹建华,张强,唐伟,应启和,林宇,2011,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广西桂江流域水体中碳的来源,地球学报, 32(6):691-698。
10. 于奭,严毅萍,张春来,王翱宇,刘齐,李幼玲,2011,酸雨对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31(4):539-544。
专利:
1. 张中峰,黄玉清,张春来,用于测定植物根系和菌丝呼吸的装置,中国专利:CN201320173744.4,2013.9.11。
2. 张中峰,黄玉清,张春来,用于测定植物菌根水分传输的装置,中国专利:CN201320167592.7,2013.9.11。
3.应启和,王华,杨会,曹建华,张春来,张强,有机碳碳同位素制样装置,中国专利:CN201220132104.4,2012.10.31。